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直接导致了进出经停欧盟境内的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成本上升,从而招致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及欧盟内部一些航空公司的强烈反对。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也对欧盟的这种单方面对过境航班征收碳排放税的举动表示异议。
一时之间,山雨欲来风满楼,人们纷纷猜测,欧盟是否有意和航空运输业过不去,才出台如此苛刻的法令与政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让我们能够对欧盟的这种做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的欧洲已经不是一战、二战时的欧洲了,那时的欧洲列强云集、甚至可以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战后,欧洲诸国已基本丧失通过战争获得世界威权的能力。
但是,聪明的欧洲人很快找到了另一种重新崛起的模式,通过欧共体乃至其后的欧盟,形成新型的主权形式,或称为超越国家性的区域主权。在国际舞台上,欧洲诸国在欧盟框架下,统一协调,不断试图引领世界发展的新方向,从而保持某种领先地位和话语权。
欧盟征收航空碳税,与其说是空中“抢钱”,倒不如说是欧盟长期实行可持续发展和更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法令与政策的必然结果。
从欧盟的环境法令与政策追求的目标看,主要是维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谨慎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在国际水平上处理区域的或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欧盟通过界定超额碳排放量,势必对航空运输业的竞争格局和航空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产生持久的影响。通过航空碳税标准的制定,欧盟不但获得了经济利益、占领了环保制高点,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航空运输业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蛋糕分配权,从而实现战争所无法达到的威权效果和利益预期。
欧盟为何出台排放交易体系法案?
欧盟的法令和政策的出台不是一时拍脑袋决策的结果。欧盟决策过程包括立法程序、咨询程序、法定多数通过、议会—理事会合作程序、决策程序、表示赞同程序、特别程序等。
就像针对航班延误推出的欧盟261号令那样,这次的欧盟航空业碳排放税制的确立,也是欧盟内部高度一致的结果。一旦推出,开弓难有回头箭,失去标准制定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将处于法令和环保道义上的不利地位。
这让我想起了1966年的《蒙特利尔协议》,美国为了打破旧华沙体制文件的制约,单方将进出经停美国境内的航班,列入适用较高的旅客赔偿责任限额的范围。尽管反对的国家和航空公司众多,但是除非和美国断绝航空往来,否则只能接受这样的协议。
今天的欧盟,做的比当年的美国更加巧妙,在环保道义的大旗下,通过统一实施的法令与政策,航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乃至航空工业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和革新。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法案的法律效力如何?
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相互之间的基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往是无法避免的。高空高速的航空运输工具也提供了这样的便利条件。世界变小了,远隔重洋,上万公里的路程也不过是朝发夕至。
但是人类在高速向现代文明挺进时,也面临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的压力和损害,在这一点上,已经经历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欧洲人,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这个环境问题。
按照欧盟的法律逻辑,高空高速的航空运输工具,没有法外特权。只要是在欧盟境内机场起飞或降落的航班,甚至包括飞机的交付,或纯技术性的降停,只要在欧盟的法令管辖范围内,就需要缴纳碳税。
作为欧盟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航空业,由于经营进出欧盟的航空运输业务,或者到欧盟进行飞机维修,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碳排放税的法律困局。除非放弃欧盟的航空市场,否则只能通过谈判或诉讼解决碳排放量的配额和碳排放税的价格高低的问题,结果要看多方力量的博弈了。
由于欧盟旨在国际水平上解决区域和更大范围的环境问题,且经过严格琐碎的立法程序才在欧盟成员国间达成一致,因此,这一法案的生效实施已几乎不可避免。
欧盟航空碳税制度带来哪些影响?
欧盟航空碳税制度对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航空运输市场和航空工业体系的发展中注入了低碳环保的标准化要求;二是欧盟在国际范围内强化了进一步的谈判和签订国际协议的能力,抢占环境道德和法令的制高点,做远比发动战争要高明的无本万利生意。
欧盟航空碳税制度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空运输业务面临碳税导致的运输成本增加以及碳排放量额度需要竞买的困境,会削弱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二是我国在更广泛领域的碳排放制度设计上也会深受启发,与其被动挨打,不如早日制定自己的碳排放标准,利用广阔的领土空间和人口资源优势,来影响和干预世界环境保护格局。
欧盟航空碳税制度对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进出欧盟的航空旅客而言,要面临航空公司转嫁运营成本的压力,会影响其出行方向和出行意愿。二是对于不分民族、种族和肤色的地球人来讲,追求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共同推动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和鼓励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是一条必由之路。
我国航空企业的对策有哪些?
我国从事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的航企面临成本和市场准入的双重压力。作为回应,一方面遵守欧盟的“游戏规则”,通过谈判或诉讼求得较好的结果。另一方面,要共同呼吁我国的航空与环保方面的法律与政策加强协调,积极面对外部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的挑战,比如主张按照对等原则,对飞入飞出经停我国的欧盟航班同样征收碳排放税,为我国航企创造至少同等的竞争环境。
从欧盟的航空碳税制度来看,是欧盟实施“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环境保护的法令不会约束竞争,甚至会增强竞争。但是,欧盟的环境税收法令与政策未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有利用立法技术和环保的优势,形成新的国际贸易和服务壁垒的嫌疑。在国际舞台上,任何想当然的单边主义行径,都要付出代价。欧盟撇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利用税收和环保手段,干预和限制航空市场蛋糕的分配,也会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法令政策上的反制。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