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江苏省扬州市2009年年度环境质量公报
2019-07-19 14:34:42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2次 评论:0
2009年扬州市年度环境质量公报
发布日期: 2010-06-29  访问量: 118
 

扬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0年6月5日)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十一条规定,现将全市2009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如下:
  一、环境质量
  2009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酸雨发生频率持续下降。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南水北调源头水质较好;境内长江扬州段、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水质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声及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平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内河水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农村河流水质达标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环境空气质量
  2009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9天,优良率为92.9%,与上年相比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空气中污染指数为68,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分别为0.030mg/m3、0.017mg/m3、0.085mg/m3,年均值全部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降尘年均值为6.6吨/平方公里•月,降尘年均值、月均值均符合本地区标准。与2008年相比,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降尘年均值均略有下降,二氧化氮年均值略有上升。市区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降尘。
  扬州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邮96.1%、扬州市区95.7%、仪征92.2%、宝应91.51%、江都88.7%。
  2009年度市区酸雨污染情况继续好转,全年降水pH均值为6.00,酸雨降雨水量占26.9%,酸雨发生频率为10.7%,与上年相比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仪征城区降水PH均值4.63,酸雨发生率45.7%,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江都、高邮、宝应城区未监测到酸雨。
  2、水环境质量
  (1)饮用水源水质
  ①城市饮用水源水质
  2009年,全市日供水万吨以上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达标率100%。
  市区廖家沟和长江水源地水质中的80项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监测结果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限值。
  ②乡镇饮用水源水质
  2009年,随着各地“区域供水”工程的推进,全市乡镇水厂总数减少。各区(县)列入监测范围的103个日供水500吨以上的乡镇水厂中,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有38个,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有65个。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达标率为86.1%,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达标率为86.3%,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
  (2)地表水水质
  2009年,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88个,其中68个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达标率77.2%,与上年基本持平。2009年,长江扬州市区段水质满足功能区划Ⅲ类要求,与上年度相比水质基本持平,水质现状为Ⅱ类;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满足功能区划Ⅳ类要求,水质有所好转,CODMn、BOD5、氨氮呈下降趋势,水质现状为Ⅱ类;古运河水质有所好转,CODMn、氨氮、石油类呈下降趋势,水质现状为Ⅴ类;芒稻河水质有所好转,CODMn、 BOD5、氨氮呈下降趋势,水质现状为Ⅱ类;市区内城河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CODMn、BOD5呈上升趋势,氨氮、挥发酚呈下降趋势,水质现状为劣Ⅴ类,为有机污染;瘦西湖水质与上年基本持平,无超标项目,CODMn呈下降趋势,溶解氧上升,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北澄子河、横泾河、小涵河、仪扬河、仪城河水质超标,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属典型的有机污染特征。
  (3)农村地表水水质 
  2009 年全市共监测农村地表水环境功能区22个、乡镇及以上河流、行政村河流断面76个,行政村河流监测断面上半年共计1126个、下半年共计1115个,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综合达标率为72.75%,达到省考核目标要求,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4)地下水水质
  市区构造裂隙井水质较好,无超标项目,水质现状为Ⅳ类;承压井水污染较轻,水质现状为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砷和总大肠菌群;潜水层水质现状为Ⅴ类,主要污染因子为亚硝酸盐氮和总大肠菌群。
  3、声环境质量
  2009年,我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3.9分贝,交通噪声均值为66.3分贝,声环境质量较好,与上年度相比无明显变化。城市噪声污染源主要为交通噪声和三产行业生活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009年,市区4个类型功能区共8个监测点功能区噪声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 
  4、辐射环境质量
  根据《2009年江苏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实施计?》,全市重点流域地表水中核素浓度在江苏省天然水平范围内,饮用水中放射性监测因子浓度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限值;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中氡浓度、土壤中主要放射性核素含量等监测值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扬州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测点的监测结果均小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中公众成员的导出限值40W/cm2。
  5、工业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
  200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33.82万吨,其中市区232.97万吨,仪征市62.72万吨,江都市21.21万吨,高邮市6.68万吨,宝应县10.24吨。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6.84万吨,贮存量1.74吨,综合利用量325.25万吨,综合利用率97.43%。工业固体废物中危险废物产生量109277.25吨,其中市区8122.11吨,仪征市33350.33吨,江都市30361.69吨,高邮市37380.11吨,宝应县63.01吨。危险废物处置量42193.12吨,贮存量705.5吨,综合利用量66378.63吨,综合利用率60.74%。
  6、污染物总量减排
  2009年度全市进一步加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力度,狠抓87个重点减排项目力度,其中COD减排项目61个,SO2减排项目26个,全年完成COD削减量6671.9吨、SO2削减量8941.99吨,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7、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
  全市列入监测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共37家,其中:废水类18家,废气类9家,污水处理厂10家。废水类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为80.5%,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单项达标率分别为87%和95%;废气类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为89.8%,二氧化硫和烟尘单项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3%;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达标率为75%。
  8、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2009年,我市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省级考核得分87.2分,超过小康社会综合考评分值7.2分,与上年相比超出1.8分。 


Tags: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