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顾此能否不失彼?
2011-08-03 10:41:48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李春元 【 】 浏览:894次 评论:0

 

      笔者日前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考察,乘船在阳朔上岸后,马上被穿梭街头的载客电瓶车吸引,心情十分舒畅,但晚上观看《印象·刘三姐》时,被油烟呛得差点晕倒,心情立马变坏了。由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场面可谓十分壮观,表演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几百人手举火把从四面八方拥向漓江岸边。夜幕之中,火光耀眼,雾随风飘,直扑看台,观众席上立刻咳嗽、怨声响起一片。原来,飘向观众的不是水雾,而是刺鼻赤眼的油烟(柴油或是煤油)。一些人被烟雾呛得受不了,不得不离席而逃,更有人提出退票。花钱的享受,一下子变成了难受。


  在许多人看来,《印象·刘三姐》编排得那么好,大家沉浸于艺术享受之时,一点油烟飘到观众席上,可能难受的分量要比享受小得多。也会有人认为,张艺谋的初衷是好的,是在追求艺术的原始真实,火把的烟雾能有多大?何况还有风向的原因,也不是天天熏着观众。


  从追求绿色环保的电瓶车,到不够环保的油烟火把,同一天发生在“甲天下”的山水名地,不由得让笔者联想许多。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变,为追求民生幸福,从中央到地方,单就建设生态文明、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而言,出台的政策法规和举措不胜枚举。可以说,无论是各级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环境保护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类似阳朔用电瓶车拉客去享受烟熏之苦的细节反差现象,无论是在旅游名城,还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都随处可见。它与公众一边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一边又被动地遭受污染之苦极为相似。


  君不见,在悬挂有“环境是第一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权”的巨幅标语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却组织毁林建企,纵容企业违法排污;君不见,在“宁可发展受损失,保护环境是天职”的口号下,为了多捞些余利,已经列入停业转型的企业仍在污水河中排、黑烟冲九霄;君不见,在“支持环保部门严格执法,行使一票否决权”的呐喊声中,为了一时之利,环保部门的正常执法行为却被个别地方政府叫停,甚至有的环保工作者遭到无端指责、问责或换岗、停职;君不见,一些地方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虽然把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理念摆在GDP之前,但如何落实的细节却只字不提,“十二五”开局半年多,转型还没有着落。


  从《印象·刘三姐》来看,张艺谋的艺术构想很开放,但是他的环境意识略显淡薄。试想,如果把烟熏火燎的火把改换成现今很多大型晚会使用的荧光棒、电子发光棒,不是也能一样展示闪耀光芒的艺术氛围吗?


  一场演出、一个细节的失误,尚可影响游人对一个地方的感受,影响一个地方的环境形象,影响一台艺术演出的整体效果。如果我们把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也比作是一台标志时代文明发展程度的艺术演出,那么发展理念中的某一点失误、指导思想中的某一点扭曲,对于生态环境和百姓的幸福指数,会不会危害更大、影响更大?由此,是不是可以启发一些政府决策者、一些企业主,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多想一想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助力呢?


  上述诸多的“君不见”,都是怎样造成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谋发展的意识很强,但就是缺乏绿色发展具体落实的细节把关、细节定向、细节真诚、细节理念;一些官员为官一任谋求政绩的欲望很强烈,但绿色政绩意识很淡薄;一些企业追求利润的意识很浓厚,但绿色利润意识扭曲,甚至“十一五”节能被逼到拉闸限电、减排被挤到倒逼问责的地步,“十二五”仍不思悔过。这样的政府官员、企业主不说心术有问题,最起码是没有把发展与环保的辩证关系弄清楚。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不是口号,容不得地方政府决策者顾了此、失了彼。试想,如果我们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从政府到企业,在谋划“十二五”工作时都能把绿色发展理念记在心里,把生态文明建设当做大局、大目标,以推动减排、转变发展方式为己任,把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当成天职,在顾此时多思一思彼,把眼光放远些,把目标看大些,把眼前利益看得再淡些,把谋发展的路子想得再宽些,把抓落实的细节做实些,特别是地方政府能在细节落实上发挥好把关、定向的作用,而不是提了要求完事,挂了标语完活,开了会完了,更不应说是一套、做是一套。否则,即使发展再快、挣钱再多,公众在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环境中生活,也难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早思变,早受益;早转型,早得利。如果张艺谋导演能利用现代文明成果和技术手段,把油烟火把的细节改成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呈现,那么观众将不再挨熏,人们对《印象·刘三姐》的印象一定会更好,也一定不会影响到整体艺术效果。如果各级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在推进“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变中,把真正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新生活的新期待作为目标,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在细节上本着又好又快的原则把好关,将会得到人民群众更多的拥护和支持。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在GDP与环境此重彼轻之际,切不可顾此而失彼。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