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吃鸡者说
2011-06-29 10:20:4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李松 【 】 浏览:937次 评论:0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有一个镜头,在火车上,一个日本兵吃烧鸡,连撕带啃,塞了满嘴,吃得津津有味。我小的时候,吃不上烧鸡,每当看到这里,馋得直咽口水。侯宝林说相声,说他没钱吃肉,拿个馒头到月盛斋酱肉铺门前,就着飘出来的香味,闻一口香味,吃一口馒头。


  侯宝林说的是相声,我说的是真事。那时候,市场上很少见到鸡鸭鱼肉和鸡蛋,每家每户凭本供应,有时本上有也买不到。每到过年,市场会投放一批,人比鸡多,排一天买到一只鸡,高兴程度超过今天中了彩票。


  现在的市场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是也怪了,总觉得现在的东西不是当年那个味。那时候炖鸡,一掀锅盖,锅里漂着一层黄色的油花,满屋都是香味。现在炖鸡开锅就烂,不仅闻不到香味,还散发出腥气。吃在嘴里,寡淡无味。炒鸡蛋也是如此,棉花套一般。是不是吃的多了,没味了?也是也不是。


  当年的肉鸡和蛋鸡都是散养的,吃虫子和杂食,成熟期长,肉鸡要养一年,蛋鸡一年产100多个蛋。现在都是工厂化饲养,肉鸡42天就上市,可以长到5斤。蛋鸡一年可以产300多个蛋。按照一般规律,生长期越长,品质越好。海南黄花梨为什么那么珍贵?种植并不费事,就是生长期长,500年才能成材,1000年才能做大件。6个礼拜就长5斤肉的鸡能好吃吗?一天生一个的鸡蛋能好吃吗?养猪场的猪半年就能达到200斤,猪肉是漂亮,红是红,白是白,就是没味。猪睡觉爱长肉,养猪场成天让猪睡觉。睡了半年,还没睡醒就进屠宰场了。


  当年吃不到鸡、鸡蛋和猪肉,能吃上就不错了,没挑拣。现在不同了,人不满足吃上了,要吃好的。什么是好的?


  吃鸡要吃散养的,老百姓叫土鸡,东北叫“溜达鸡”,鸡要在自然环境中,想溜达就溜达,想跑就跑,不吃人工的配合饲料,吃杂粮。市场上的肉鸡7块钱一斤,土鸡要卖30块一斤。电视说有一个浙江老板别出心裁,鸡养在花园里,鸡在鲜花丛中散步,吃中草药,喝纯净水,这种“贵族鸡”卖200多块一斤,一只做成了菜的鸡要将近1000块,远近慕名来品尝的人多了去了,要预约,现去的还吃不上。


  吃猪要吃土法养的。城里人到乡下,抓一只猪仔,“寄养”在一户人家,不许喂配合饲料,只喂杂食,等到年底杀了带走,“寄养费”一个子不差照付。要的就是这个劲,吃土猪肉。


  吃鸡蛋要吃土鸡蛋,如今过年送礼,时兴拎上一箱土鸡蛋,炒出来金黄金黄的,比送一箱苹果受欢迎。青菜不能“散养”,也不能“寄养”,都是大棚种的,如果说是无污染、绿色种植的,身价立马就上去了,几棵大葱卖到十几块,尽管大家是那么向往绿色,但对于比肉还贵的“绿色大葱”,囊中银子有数,参观的远比买的多。


  时代不同了,价值取向也随之改变,市场是风向标。稀缺的比“海量”的贵,土的比洋的贵,散养的比工厂养的贵。价值观的改变,也反映出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优良环境中的产品,无论是牲畜、家禽还是蔬菜水果,都是百姓的首选。价格高,是因为如今优良环境已成为了稀缺资源,找一块干净的地,找一条干净的河,比找投资更难。


  如今吃到一只鸡并不难,难的是吃到一只在优良环境中健康成长的鸡,不仅好吃,而且让我们放心,相信每一个吃鸡的人都会有同感。

Tags: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