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我国今年自来水出厂水质达标率83%
2012-05-11 09:39:02 来源: 作者: 【 】 浏览:449次 评论:0
  东方IC供图

  近日一则“全国普查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饮水安全的担忧。针对舆论的质疑,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5月10日回应表示,根据2011年最新的抽样检测,我国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近年来水质不断提高。

  卫生标准与发达国家接轨

  网上流传的消息称,住建部水质中心2009年曾进行了一次全国普查,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但有关部门一直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的自来水水质数据。有业内人士称,实际合格率仅50%左右。

  对此,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主任邵益生介绍,2008年、20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组织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58.2%。

  邵益生介绍说,2006年有关部门重新修订颁发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原有的35项水质指标被大幅提高到106项,指标限值也更加严格,总体上与发达国家接轨,并要求于2012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邵益生说,2011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再次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国家认可的专业水质检测机构,对占全国城市公共供水能力80%的自来水厂出厂水进行了抽样检测。按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

  “沉淀物并不代表水质不好”

  近年来,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主要大城市自来水合格率都在90%以上。

  上海市民陈志军烧开自来水后,都会泡茶或冲点饮料,“主要是为了遮住自来水的生涩口感,否则难以入口。”他还发现,有时清晨打开水龙头时水质发黄,于是他又购买了一套纯水装置。

  同样,全国多个城市均有居民反映,自来水水质时有不佳,或有异味,或显浑浊。为此,越来越多的家庭增加了额外的饮水净化投入。但并非所有家庭都有能力使用价格不菲的净水装置。

  “沉淀物并不代表水质不好。如北京的自来水多为地下水,属于碳酸盐型水,沉淀物是碳酸钙,对人体没危害,只是让人感官上难以接受。”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文君说。

  自来水入户四环节均存隐患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要经过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目前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4个环节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从源头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给饮用水源环境质量带来了极大威胁。

  而在处理环节,我国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公共供水厂,绝大多数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工艺,这种工艺已沿用百年,有时对源水中的一些污染物不能完全去除。

  有业内人士说,按照今年7月1日起将执行的最新饮用水标准,检验一个水样的106项指标需花费1.5万到2万元。添置设备的费用更高,如两种原虫的检验设备,需50万到80万元,而购置一份试剂盒,需要5000元。除北京等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目前不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

  输水环节更令人担忧。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大多数城镇输水系统陈旧,由净水厂流经管网到达水龙头时,水质合格率会下降约10%。

  多位业内人士还谈及了管网“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很难保障。江苏省建设厅节水办主任林国锋表示,居民小区内的二次供水设施如水箱等主要由开发商负责,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存在偷工减料、清洗不及时等行为。

  王浩认为,要从水源控制水质,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规划流域内的产业布局,更要开发水源地,发布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定水源地保护区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共享。

  (据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