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部门负责人回应:水碱析出不代表水质不合格
京报网讯(记者 王东亮)昨天,北京自来水集团总经理刘锁祥在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表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郭公庄水厂将于2014年底建成,每日新增供水50万立方米。届时,城区日供水能力将达350万立方米,南城水压不足的问题将成为历史。
刘锁祥说,目前,本市中心城区实际供水量已经接近每天300万立方米的极限,且用水需求每年都在增加。郭公庄水厂建成后, 中心城区能处理南水北调原水的主力水厂将增至4座,可极大地缓解中心城区特别是城南地区供水压力不足的局面。 据介绍,本市中心城区8800多公里供水管线平均管龄为17年,大部分管线都处在“青壮年”,使用了50年以上的管线仅有100公里。今年,北京自来水集团将对永内大街、台基厂大街等37条大街50余公里供水管线实施改造;同时对250公里小口径普通铸铁管、镀锌钢管等管线进行内喷涂防腐处理和改造,共计改造300余公里。除更换管线,自来水集团还在城区设置3000多个探头,组建庞大的找漏队伍,监测和排查跑冒滴漏现象,每年管网事故率下降14%左右。 对市民关心的自来水水碱问题,刘锁祥表示,有水碱析出并不代表自来水水质不合格。本市主要水源为地下水,水质为碳酸盐型。水碱主要由钙镁离子构成,水在煮沸过程中,钙镁离子以结晶颗粒形态从水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物,就是人们俗称的水碱。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硬度不超过450毫克/升,本市市政自来水均在380毫克/升以下。据专家介绍,水的硬度对人体健康基本没有影响,而饮用烧开后的自来水是安全的。 有市民反映家中自来水发黄,刘锁祥认为主要是由于户内供水管线使用了不符合现行标准的管材,这些管材不具备防腐能力。当夜间或长时间不用水时,管壁会生成一层薄薄的铁锈,当打开水龙头放水时,铁锈就随着自来水一块放出,形成黄水。目前新建小区都使用钢塑管材,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旧小区的管线管龄较长,有可能出现内部被腐蚀的情况。 |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