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中国国产化核电达到世界水平
2012-04-10 13:49:57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 】 浏览:382次 评论:0
2012年4月8日上午,中核集团总经理孙勤在秦山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主控室宣布,4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一个在杭州湾奏响的核电国产化最终圆满完成了它的华美乐章。

    承载核电人的光荣与梦想

    这四台雄踞在东海之滨的核电机组,承载了中国几代核电人的光荣与梦想,在国产化的进程中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与困苦,也让所有秦山二期的参与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作为中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的1、2号机组,在1996年6月之后相继开工,分别于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10年间,这两台65万千瓦机组始终保持着安全稳定的状态,截至2011年12月,累计发电834.7亿千瓦时,实现利润50多亿元,上缴各类税金超过50亿元。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中的3号机组于2006年4月开始建设,2010年10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2011年12月,累计发电60.6千瓦时,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非计划停堆,机组负荷因子达到81.6%。

    2007年1月28日,4号机组正式开工,2011年12月30日投入商业运营。

    秦山二期1、2号机组顺利投产的意义在于: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为我国掌握百万级核电站设计、建造核心技术奠定了基础。而今天4号机组并网发电以及4台核电机组所创造的业绩,标志着国产化核电技术跨入成熟与先进阶段,安全性与经济性达到了世界水平,为我国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道路上进行了成功探索。

    “四个自主”成就“安全高效”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对此,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兰和认为,核电国产化是安全高效发展的基础,秦山核电二期4台机组的建设、运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2号机组是我国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探索阶段,与引进核电站比较,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设备制造上,从短期和局部的利益上考量,国产化的风险和成本要大于进口。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山二期1、2号机组在设备国产化方面的业绩依然可圈可点: 20多万台设备55%实现国产化,55项大型关键设备,有47项设备国内制造,全国有几百家企业参与了核电设备的生产,为我国后续建设的核电站设备国产化奠定了基础。杨兰和介绍说,设备投资在核电站建设中的比例为50%,设备国产化给国家在经济上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其安全性、经济性也在核电站运行中显得十分重要。

    有的设备购买国外的看似便宜,但维修时再买备品备件价格就十分昂贵,而且时间无法保证。正是1、2号机组在“四个自主”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秦山二期两台扩建机组才得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目标。3、4号机组在前两台机组自主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翻版加改进”的原则,进行了1118项技术创新与改进,大大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设备国产化率由55%提高到77%。

    进度、质量、投资和安全的统一

    这两台机组的“安全高效”还体现在进度、质量、投资和安全的全面受控。

    进度: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扩建机组建设周期由原来的72个月缩短为60个月。实际上,3号机组比计划提前6个月零23天,4号机组提前60天。按照一台机组运行一天创造630万元的产值来计算,两台机组提前发电260多天,创造产值达16亿元之多。

    质量: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核安全法规要求,对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经过国家核安全监督部门的多次监督检查,未发生重大不符合项。两台机组良好的建造质量也在运行中得以证实。按照国际核电站运营惯例,机组在并网满功率100小时考验结束后应该停堆整治一次约15天时间,3号机组由于运行状态十分稳定打破了这一惯例,连续稳定运行了一个周期341天,在整个周期未发生一次非计划停堆。4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后安全状态良好。这两台机组设计负荷因子也由原来的65%提高到75%。

    投资:尽管3、4号机组在建设中遇到了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但最终项目总投资不仅没有超出预算,还为国家节约将近7亿元资金。

    安全:一个投资几百亿元、几千人参与、工期长达五六年的大型建设项目,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每年300多万元的保费,连续几年赔付率为零,连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投保的平安保险公司也认为这是个奇迹。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