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引进了这一技术并生产出自己的设备。美国赛默飞世尔、美国METONE、先河环保、武汉天虹等国内外企业生产β射线法监测设备。
南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仪器有不同要求吗?“如果实验数据表明在南北方不同的条件下,仪器表现有差别,会出台明确意见,如果没有数据支撑,不能想当然地说南方或者北方不能用什么。”王瑞斌说。
美国花了10年,我们用几个月行吗?
竞争是必须的,希望是良性的竞争,对市场、企业、用户、政府、技术发展革新都有好处
今年3月,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赛默飞世尔科技空气质量仪器副总裁兼总经理Michael Nemergut。他表示,赛默飞已经拜访了美国大使馆,希望能将它们的仪器也放到美国大使馆进行PM2.5监测,但目前还没形成相应的机制。
“对于PM2.5的监测问题,美国花了1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中国要用几个月时间来跨越,挑战性无疑是很大的。中国没有必要也不应跟着美国走,中国比美国的情况更复杂,但国内应该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周晓斌说。
据介绍,美国EPA对于PM2.5的监测始于1999年,但在2008年之前,一直采用联邦参比法(简称FRM)也就是手工称重法作为标准方法监测并报送数据。从2008年开始,EPA开始使用联邦等效法(简称FEM),并先后认证了6台监测仪器,包括振荡天平法、β射线法等。 周晓斌告诉记者,美国目前还有大批未经EPA认证的PM2.5监测仪器仍在使用,经过EPA认证后的PM2.5监测仪器要加装FDMS,但这并不是强制标准。如果加装了FDMS,监测结果会被认定为FEM结果,没有加装FDMS的监测结果会被认定为PRE-FEM 结果,都需要与FRM进行比对校准。“FEM结果需要每6天与FRM结果比对一次,而PRE-FEM 的监测结果需要每3天比对一次。”
虽然各种争论和报道不断出现,但国内对PM2.5监测仪器的大规模采购尚未开始。对于这个即将开启的市场,国内外相关监测仪器企业都在密切关注。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进行的比对测试中,河北先河环保公司的XHPM-2000E监测仪(PM2.5自动监测仪)也在其中。先河环保在今年2月20日的一份澄清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在PM2.5自动监测仪技术及产品方面均有充分储备,能够满足政府不同层次的采购需求。”
“竞争是必须的,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我们希望是良性的竞争,对市场、企业、用户、政府、技术发展革新都有好处。赛默飞可以提供EPA认证的6款仪器中的4款。我们有更宽的产品线,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果选择价格低廉、维护工作量小的,我们有β射线法;如果资金宽裕,考虑挥发性颗粒物,则可用振荡天平法。”周晓斌说。
据介绍,监测仪器的生命周期一般为6~8年,如何在这样一个周期内保证稳定运行,是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在采购仪器时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根据周晓斌提供的数据,赛默飞目前在国内市场售出的PM2.5监测仪器有100多台,包括振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
对于赛默飞仪器在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周晓斌说,赛默飞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仪器根据不同原理和不同配置,价格在十几万元到三十几万元之间,“国内市场价格不是简单地用美国市场价格乘以汇率得来的,还要加上7%的关税、17%的增值税、运费等。国内是竞争性很强的市场,我们不可能在美国卖10元,在国内卖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