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辽河“摘帽”倒计时(一)
2012-04-26 14:07:2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 】 浏览:1385次 评论:0
 辽宁省长陈政高在前不久主持召开的“大浑太”流域污染治理会议上指出,省政府在年初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向全省人民作出了承诺,年底前摘掉辽河流域重度污染的帽子。


  开展辽河治理攻坚战、“大浑太”治理歼灭战、凌河治理保卫战、流域生态建设总决战。按国家21项指标考核,今年底前,辽河流域全面消灭劣Ⅴ类水体,辽河干流26个断面要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基本恢复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


  中国环境报记者 丁冬


  作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是辽宁人的母亲河,历史上曾碧波旖旎、物产丰富、帆樯蔽日。后因长期过度开发、资源破坏,尤其是工农业及生活污水大量涌入,导致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并成为我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辽河清、辽宁兴”,已成4000多万辽宁人的共同呼声和期盼。

  举全力——
  先后实施治辽“三大工程”,一举关闭了全省70%的造纸企业,建成99座污水处理厂。


  1996年,辽河被国家列入全国“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工程之一,由于诸多因素困扰,在“九五”和“十五”的10年间,呈现给世人的严峻现实是:辽河治理进度赶不上破坏进度,但基本扼制住了污染继续发展的势头。


  无数事实表明,辽河治理有明显进展并取得喜人的阶段性成果,应该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辽河才真正进入快速治理和保护期。辽宁通过先后实施治辽“三大工程”,即实施以造纸企业整治为重点的工业源治理工程,其中一举关闭了全省70%的造纸企业;实施以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为重点的生活源治理工程,投资百亿元一举建成99座污水处理厂;实施以河流功能恢复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工程,尤其是在辽河干流“划区设局”创全国流域治理和保护之先河。


  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境内的辽河流域按化学需氧量考核全部消灭了劣Ⅴ类水体。对此,环境保护部在辽宁召开全国流域治理现场会,向全国介绍辽河流域治理经验。在国家6部委对辽宁省辽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中,辽宁取得了总分95.3的好成绩。考核组认为:“十一五”以来,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如果说从2008年起,辽河进入快速治理和保护阶段的话,那么,从“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辽河便进入了全速治理和保护阶段。“十二五”期间辽河治理的总体目标是:按全指标考核,辽河流域全面消灭劣Ⅴ类水质,辽河干流26个断面和半数以上支流要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基本恢复水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提出,继续加大辽河治理力度,提前3年,即在2012年底前,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


  为此,辽宁决定举全省之力,对辽宁境内的辽河(指始于铁岭经沈阳、鞍山并于盘锦入海)、“大浑太”(指分别发源于抚顺的浑河和辽东山区的太子河,经沈阳、辽阳在鞍山汇成大辽河,经盘锦到营口入海)和大小凌河进行全面治理。相继发起“四大战役”:开展辽河治理攻坚战、开展“大浑太”治理歼灭战、开展凌河治理保卫战、开展流域生态建设总决战。此外,辽宁还将在2015年前,按照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批示精神,将辽河流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

  辽宁省长陈政高在前不久主持召开的“大浑太”流域污染治理会议上指出,省政府在年初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向全省人民作出了承诺,年底前摘掉辽河流域重度污染的帽子。


  开展辽河治理攻坚战、“大浑太”治理歼灭战、凌河治理保卫战、流域生态建设总决战。按国家21项指标考核,今年底前,辽河流域全面消灭劣Ⅴ类水体,辽河干流26个断面要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基本恢复辽河流域水生态功能。


  中国环境报记者 丁冬


  作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是辽宁人的母亲河,历史上曾碧波旖旎、物产丰富、帆樯蔽日。后因长期过度开发、资源破坏,尤其是工农业及生活污水大量涌入,导致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并成为我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辽河清、辽宁兴”,已成4000多万辽宁人的共同呼声和期盼。

  举全力——
  先后实施治辽“三大工程”,一举关闭了全省70%的造纸企业,建成99座污水处理厂。


  1996年,辽河被国家列入全国“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工程之一,由于诸多因素困扰,在“九五”和“十五”的10年间,呈现给世人的严峻现实是:辽河治理进度赶不上破坏进度,但基本扼制住了污染继续发展的势头。


  无数事实表明,辽河治理有明显进展并取得喜人的阶段性成果,应该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辽河才真正进入快速治理和保护期。辽宁通过先后实施治辽“三大工程”,即实施以造纸企业整治为重点的工业源治理工程,其中一举关闭了全省70%的造纸企业;实施以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为重点的生活源治理工程,投资百亿元一举建成99座污水处理厂;实施以河流功能恢复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工程,尤其是在辽河干流“划区设局”创全国流域治理和保护之先河。


  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境内的辽河流域按化学需氧量考核全部消灭了劣Ⅴ类水体。对此,环境保护部在辽宁召开全国流域治理现场会,向全国介绍辽河流域治理经验。在国家6部委对辽宁省辽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考核中,辽宁取得了总分95.3的好成绩。考核组认为:“十一五”以来,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如果说从2008年起,辽河进入快速治理和保护阶段的话,那么,从“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辽河便进入了全速治理和保护阶段。“十二五”期间辽河治理的总体目标是:按全指标考核,辽河流域全面消灭劣Ⅴ类水质,辽河干流26个断面和半数以上支流要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基本恢复水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提出,继续加大辽河治理力度,提前3年,即在2012年底前,摘掉重度污染的帽子。


  为此,辽宁决定举全省之力,对辽宁境内的辽河(指始于铁岭经沈阳、鞍山并于盘锦入海)、“大浑太”(指分别发源于抚顺的浑河和辽东山区的太子河,经沈阳、辽阳在鞍山汇成大辽河,经盘锦到营口入海)和大小凌河进行全面治理。相继发起“四大战役”:开展辽河治理攻坚战、开展&l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