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我国的电镀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无论是规模、产量还是产值都已进入世界电镀大国之列。有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电镀涂装业产值达1800亿元,且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高于经济发展平均水平。
前行在爱与痛的边缘,这是一些人对电镀业的形象比喻。一方面,电镀行业与各行各业的产品紧密相关,覆盖面极为宽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社会资源浪费等严重问题。如何将“痛”降至最低,让这个带着光辉的行业不再“刺伤”环境,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温州电镀入园的成功模式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示范性标本。如果概括起来,其成功的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技术上的提升,另一方面管理上的跟进。这正如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所说:“温州能做到,你们做不到吗?”
技术上的提升是基础。电镀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浪费的行业,在产品电镀过程中,需要锌、镍、铜、铬及金、银等重金属,其污染废水含重金属。面对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要处理好污染废水,需要高科技的助力。
更重要的是管理上的提升。作为地方政府,在进行严格执法、加大打击违法企业的同时,更需要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避免运动式的关停、死灰复燃,再关停,再死灰复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只依靠单一手段,而应全方位、多层面综合整治,鞭策、监督和激励电镀企业全面转变升级。温州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电镀企业入园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技术要升级,管理要提升,需要的是地方政府领导理念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认识到通过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淘汰落后,不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而是为地方经济腾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从这点上来看,浙江省一些电镀行业整治仍然滞缓的地方政府领导,需要从温州整治电镀行业的模式中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