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小心,外来物种入侵!(政策聚焦)传入数量增多 蔓延范围扩大 危害程度加剧
2012-07-23 09:54:0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016次 评论:0
不久前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食人鱼”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关注。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高速发展和国际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呈现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的严峻态势。     

  外来入侵物种来自哪里

  防范不足,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约58%的种类是作为有用植物引入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据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约50%是引进后扩散的。其中目前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中,约58%的种类是作为有用植物引入的,如大米草是作为沿海护滩植物引进的,水葫芦作为畜禽饲料引进,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花卉引进。近两年国内宠物市场引入国外新物种增长迅速,如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随之流入国内。食人鲳等外来入侵物种未获得过相关部门批准,是通过走私途径非法带入的。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引进的外来入侵物种,绝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前引入的,受当时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方法落后、外来入侵物种防范意识不足等原因影响,给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比如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在1981年,因为它的食用价值被引入到我国,但它在产卵的时候通常会沿着植物的茎叶来放置,因此它也成为农民深恶痛绝的水稻杀手。为了防止福寿螺的侵害,很多农民开始大量使用农药,造成水田以及灌溉渠道的污染。像福寿螺一样,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广西渔业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7月8日,收到柳江河发生疑似食人鲳伤人事件有关报告后,广西渔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标本进行了鉴定,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措施。经鉴定,柳江疑似食人鲳学名桑氏锯脂鲤,俗称红鳃钻石水虎,属小型凶猛鱼类,有一定攻击性。广西渔业主管部门正组织渔政执法力量对花鸟市场等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桑氏锯脂鲤,将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来看,桑氏锯脂鲤尚未自然繁殖形成定居种群,还没有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局面,只是局部个案。但其潜在危害不可忽视,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对外来物种引进及后续的繁殖、养殖、观赏、遗弃等问题的监管。

  引进外来物种怎么看

  是促进物种更新换代重要途径,主要栽培作物一半左右来源国外

  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些外来入侵物种?

  农业部这位负责人表示,生物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储备资源,是以生物为主要原料的多种产业的基础。引进外来物种是丰富本国物种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约600种主要栽培作物中有一半左右是来源于国外,包括苹果、葡萄、甜橙、香蕉、草莓等这些常见物种最初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经过专业的鉴定筛选,引进资源已经为我国提供了很多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和新品种。

  但是,引进外来物种的不利之处在于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有一些外来物种,具有极强的繁殖、生长、抗逆能力,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又缺乏天敌控制,因此能短时间内迅速繁殖扩散,形成外来物种入侵。这类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产生巨大破坏,其中的一些还会入侵农田,危害农业生产。如云南省滇池草海,因为水葫芦入侵,原有的16种本地高等植物现在只剩下3种。

  因此,完善引种许可制度,提高各部门和单位外来入侵物种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建立起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制度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面对物种入侵怎么办

  我国已累计灭除外来入侵物种8600多万亩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6亿元

  据了解,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农业、林业、环保、质检、海关、交通、海洋、科技、卫生等多个部门。针对外来生物入侵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3年农业部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联合环保、林业等部门成立了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协作组,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近年来,为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农业部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和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颁布制定了相关条例,如《外来物种管理办法(草案)》、《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入侵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组织启动了全国12次二级以上外来入侵生物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湖南省还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外来物种管理条例》。

  早期监测预警体系也逐步建立。农业部连续开展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立了520种外来入侵物种的信息数据库,制订了40种农业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应急防控技术指南,发布了17项外来入侵物种监测、评估、防控行业技术规范。同时开展了各种防治行动,农业部近年来组织全国22个省、区、市的600多个县市分别开展了2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集中灭除行动,累计灭除外来入侵物种8600多万亩次,重点区域灭除率达到75%以上,累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约44.6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还不断强化防控技术研究示范,开发出了高效施药技术,筛选研制了替代外来入侵植物的生态调控技术,建立了4个天敌工厂。

  下一步,农业部将重点抓好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和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为有效实现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发动、早控制”的目标继续努力。

  

  【延伸阅读】 

  吃鱼类、昆虫、两栖爬行动物,破坏两栖动物卵块。这就是号称最危险入侵者之一的巴西彩龟。然而10年间它的足迹已从西湖扩散至开放的钱塘江水系。

  记者在杭州几家花鸟市场看到,巴西彩龟是最畅销的水族之一,且主要作为宠物来饲养或放生。西湖边净慈寺的工作人员说:“这些龟长得快,隔三差五就有市民带着来放生。”

  尽管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钱塘江水域管理部门、西溪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等都作出了禁止巴西彩龟放生的规定,违者会被罚款,但放生、捕捞的队伍依旧活跃。

  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国是遭受生物入侵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入侵的外来有害物种在400种以上,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

  (据新华社电)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