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网友自发制作北京“洪涝地图” 40个痛点警示什么?
2012-07-26 10:00:27 来源: 作者: 【 】 浏览:311次 评论:0
《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26日   06 版)
 

  据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赖臻、涂铭、刘德炳)北京的“7·21”特大暴雨灾害给百姓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引起了大家关注和反思。许多网友建议把北京积水严重的地点一条一条罗列标注在地图上,供未来雨天参考,一场制作“洪涝地图”的大接力由此展开。

  因为广渠门桥下积水,丁先生不幸遇难。为避免类似惨剧再次发生,网友“goldengrape”创建发起制作“北京暴雨危险路段”地图的活动。打开“北京暴雨危险路段”地图的网页,是一张北京地区的google地图,地图上的40个积水位置已经用蓝色标注。这40个城市“痛点”主要集中于五环以内地区。在新浪微博上,多位网友发布了北京市积水点分布图,从目前北京官方发布的雨情信息和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网友制作的这张积水分布图较为可靠,不少网友对这张“洪涝地图”叫好。

  目前北京市防汛办已公布北京市的积水信息图,积水点有80处,其中东二环、南四环等区域积水点十分密集。北京市防汛办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刘洪伟表示,这只是实时的积水信息。他认为,制作一张常态化的积水分布图很有必要,北京市正计划根据这次灾情,制作积水分布图,可能近期向大众公布。

  但是无论是民间的积水点分布图,还是官方所关注的积水点,仍然有一些地方没能覆盖。

  面对这些积水地图,网友“滇人翟辉”认为,以后再下暴雨,应提前关闭积水点。网友“段永华的围脖”说,关键是做可行的预案,及时信息发布,同时事故中应派专人警示,事故后及时排涝。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潘安君说,积水点的形成是动态的,雨什么时候下到什么地方、下多大很难提前判断。

  事实上,逢雨就堵,并不是北京的专利。据了解,排水设施的标准相对滞后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城市硬覆盖剧增、人口快速增长、城市规模扩张等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北京市防汛办常务副主任王毅以易积水点马家楼立交桥举例,三环、四环路已经修好了,与之相邻的马草河却仍然是农业灌溉河,没有按照规划进行城市泄洪改造。王毅说:“因为各种建设存在时间差,即便是必须进行的建设和改造,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