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太原困境中突围 集中供热全覆盖,污染企业退出主城区
2012-07-25 09:38:35 来源: 作者: 【 】 浏览:340次 评论:0
中国环境报记者 高岗栓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小西铭村的王大姐这两天显得特别高兴,精气神也显得特别足,“西山水泥厂关了后,再也不吵了,俺可以美美地睡觉了。”


  事实上,感到身边环境发生明显改善的不止王大姐一人。


  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达161天,比去年同期增加7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3.81%;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下降了3.23%,二氧化氮浓度值下降了15.62%。“这是太原环保在困境中奋力突围的结果。”环境保护部污染减排核查组负责人这样评价。


  细化方案狠抓落实


  市区范围内14.5万台冬季采暖土小锅炉黑烟肆虐;每天20万吨未经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汾河;300多家污染企业盘踞市区;2011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太原市。


  为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太原市成立了以市长廉毅敏为组长的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领导组,确定了集中供热全覆盖、气化太原、城中村整村拆迁改造、污染企业搬迁、水污染治理等“五大工程”和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扬尘污染控制、商品交易市场和饮食服务行业环境整治、垃圾和秸秆焚烧污染控制等“五项整治”,把改善太原市环境质量列入2012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首,予以强力推进。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强调,让人民群众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尽快拿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细化方案,对标一流、狠抓落实,积极、主动、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坚决打赢太原市环境质量攻坚战。


  城中村集中供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太原六城区范围内共有城中村和农村400多个,冬季采暖期耗煤总量近200万吨,仅占全市燃煤总量的20%,但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却分别占到市区采暖期燃煤排放量的50%和70%以上。


  据太原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2012年,太原市将启动14项热源建设工程,年内实现供热能力增加2350万平方米,完成扩网1500万平方米,力争扩网2000万平方米;完成508台分散燃煤采暖锅炉替代和22个城中村集中供热改造任务,拔掉黑烟囱1.18万根;完成17个城中村的整村拆除工作,拔掉黑烟囱6361根,减少冬季燃煤17.2万吨。


  在解放路、朝阳街、体育路、和平南路等主干道,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冒着酷暑,加班加点地铺设供热管网。太原市热力公司总工程师李建刚表示,按照绿色供热全覆盖的计划,今年太原市先后要有50余条道路实施供热改造,目前完成改造的约占工程总量的四成左右。


  污染企业陆续搬迁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拓展,一批重污染企业已逐步渗透到市区和主城区,“工业围城”日益显现。去年,太原市虽然彻底关停了太化合成氨、蓝星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提升,但太原煤气化、狮头水泥、西山水泥等一批重污染企业仍在市区。加之工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为彻底根治历史环境顽疾,今年,太原市以西山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重大机遇,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搬迁改造一批、综合整治一批”的总体原则,按照电力行业推行煤改气、焦化行业退出西山地区以及化工、水泥、煤炭洗选行业等退出主城区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污染企业搬迁实施方案》,太化、煤气化等8家重点污染企业主要生产设施6月30日前实施停产,并实行领导包点责任制和“日汇报、周统计、月分析”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政策扶持,污染企业关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4月26日,随着最后一炉焦炭的推出,太原煤气化焦化厂终因天然气的引进使用和严重影响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悲壮地退出了太原的历史舞台,打响了今年太原污染企业关停搬迁第一枪。


  截至6月30日,西山水泥厂、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污染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已经停产。


  8月30日前,太原煤气化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焦化厂、煤矸石热电厂和晋阳选煤厂也将如期完成停产任务。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