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今年以来,稀土行业风波不断。为什么稀土这么引人关注?归根到底是因为这个行业牵涉了太多的利益。这些利益冲突解决不了,我国稀土行业就难以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稀土行业要健康发展,就要明晰国家和地方的责权利。
稀土资源是国家的,稀土矿却在地方。控制稀土开采对生态的破坏,不仅需要国家的努力,地方也要承担监管责任。
如果国家在控制稀土开采对生态的破坏时,忽视地方利益,只是简单地限制地方开采稀土,地方政府就会失去积极性。资源在我的地盘上,为什么利益却没我的份儿?地方政府若不能从中获利,不要说监管力度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地方政府与个别企业“捆绑”、共同牟利的现象,让国家利益遭受更大的损失。
要避免这种情况,国家就要给予地方一定的补偿,让地方能够从稀土开发中合理受益,从而自觉、主动地加强监管,控制稀土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稀土行业要获得科学发展,就要避免利益个人化,损害社会化。
稀土行业是一个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业,有人称,稀土行业有着毒品一样的收益,却没有毒品买卖的风险。这让有些人为牟取暴利,不惜采取毁灭性的方式开采稀土。
毁灭性的开采导致地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给生态环境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带来重大损失。政府部门不得不动用纳税人的钱去收拾那些受益者留下的烂摊子,陷入个人赚钱、社会埋单的怪圈。
稀土行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就要避免利益暂时化,损害长远化。
江西赣州以稀土而闻名,这些年来,稀土行业为这一地区的GDP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稀土开采却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长久的影响,97.34平方公里的山林被破坏,需要治理70年,治理费用高达380亿元,治污成本已经超过了江西省稀土全行业多年累积的利润。
我国稀土一直处于超强度开采状态,这让我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原有矿山资源大多枯竭。加上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很快就会无矿可采。
由于我国稀土价格低廉,很多国家停止了稀土开采,转而从我国进口。再加上走私严重,稀土资源不断外流。《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显示,2011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数据高出1.2倍。
现在用我国国内的生态破坏、资源流失,去给别的国家做“嫁衣”,等到我国无稀土可开采的时候,就只能以远远高于现在的价格,向曾经从我国廉价收购稀土的国家购买。这不仅是经济的损失,甚至会让我国在战略上陷于困境。
是要眼前的一点薄利,还是要长久的发展?这笔账真的有这么难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