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汛)在日常的生产和工作中,单位机构是否在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是否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今后,这些要求在医疗机构、学校等单位将有明确指标可以依据。
在昨日召开的国际节能环保展上,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已经启动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并制定医疗机构、学校、住宿业、餐饮业等领域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分析住宿业、餐饮业等各行业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量;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医疗机构、学校、住宿业、餐饮业等单位试点。”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制定“清洁指标”之外,全市还将建立服务业资源、能源消耗、产排污情况的监测统计体系。“就是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可量化、有考核、易推广。”
清洁生产不仅是各个行业面临的硬性要求,还将形成规范化的长期平台。据了解,本市将培育服务业清洁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建立服务业清洁生产工作信息平台。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预计,到2014年末,本市将初步形成服务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管理机制和后评价制度,建立完善企业、行业、园区等不同层次的清洁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推广模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