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昔日垃圾坑 今变“天鹅湖”
2012-04-28 09:41: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343次 评论:0
  南口镇七间房湿地过去是一片垃圾坑,现在已经变成天鹅等众多水鸟的栖息地。 韩慧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韩慧

  春风吹拂,水波荡漾。上午8时许,昌平区南口镇七间房村西南,一片浩荡的水面上,七八只白天鹅在这里休憩。它们时而扑腾翅膀,相互追咬、嬉戏,时而把修长的脖子扎进水里觅食……

  3月底至今,已经有近百只天鹅光顾这里。当地人因此给这片500亩的水域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

  “天鹅湖”,透着浪漫和诗意。但倒退到3年前,您要是“有幸”光顾这儿,准保会大吃一惊——“就是一大沙坑,坑里全是垃圾,臭极了。”提起从前,带记者参观这片湿地的朱立军不由自主皱了皱眉头。

  变化始于2008年。

  这一年,昌平区水务局利用这片废弃的沙坑地,建起了南口地区污水处理中心。朱立军正是中心负责人。“每天有六七千吨的污水处理量,处理完了就势排到周围的沙坑里,就形成了现在这片湿地。”

  有水还要有绿。湿地建成后,职工们在岸上栽种了杨柳、火炬、元宝枫,在水里种上了荷花、芦苇、蒲草,并养起了草鱼、鲤鱼、泥鳅等,“原本就是想净化水质,没想到把水鸟招来了。”

  最先落脚的是野鸭,“一开始星星点点两三只,现在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只。”顺着朱立军指点的方向,记者眺望远处的水面,果然有几十个小黑点在芦苇丛附近游弋,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

  紧跟着,翠鸟来了,灰雁了,白鹭来了……八九种水鸟在这儿“打尖”、筑巢,尤其是春秋两季,湖面上热闹极了。

  2010年春,天鹅不期而至。“一开始,我们都不相信,心想这地方怎么会有天鹅呢?后来,拿高倍望远镜反复看,没错!就是天鹅!激动了好几天!”回忆起初次发现天鹅的情景,朱立军脸上透着兴奋。

  而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去年春天,“好家伙,一拨来了一百五六十只,水面上白花花停了一大片!全是天鹅!”

  随着天鹅等众多水鸟的到来,这片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地,这两年成了当地的旅游景点。“这地儿属于南口镇和马池口镇的交界处,周围有三五个村子。这季节,一早一晚,尽是来看遛弯、看鸟的村民。”

  人多了,难免会对鸟儿的生活环境造成侵扰。南口污水处理中心的职工们自发成立起了动物保护小组,利用休息时间,对河面进行巡逻。昨天,在湿地南岸,记者就碰到了中心的保安队长高育林。“没事就绕湖面转一圈,看看有伤鸟的没有。”——上岗近两年,这已经成了高育林每天的习惯。

  “开始还有打鸟、偷鸟蛋的,后来我们劝了几次,基本上就没了。这片好环境来得不容易,大伙儿也知道珍惜。”高育林说。

  由于保护措施得力,来这片湿地安家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开始,南口七间房湿地每年招引的水鸟达到2000多只。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