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水泥地广场升级“立体林荫广场”
2012-04-27 10:22:4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 】 浏览:296次 评论:0

本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郑娜娜

  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建国门吗?西北角的那块空地,记忆中还只是草坪加水泥地面,而今再看,简直成了“立体林荫广场”:白松挺拔,银杏健硕,花毛茛开得正艳,丁香散着芬芳,34米长的绿色廊架横跨其间,居民们在架下、林边漫步,怡然自得……

  “一个多月,完成了‘立体升级’。”东城区绿化队的李继光告诉记者,从3月15日开工,到昨天全部完成,百十名工人昼夜不停,加班加点,栽种了各种树木近200棵、灌木420株、地被植物千余平方米。4月1日,市委书记刘淇还亲手在这里栽下了一株银杏。

  如今,东长安街边增添了这处近万平方米的“景观新绿”。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里。“过去,秃。草有,树也有,不多,多的是大片的洋灰地面,”建国门街道居民李德昌大爷,今年70多岁,在这附近住了几十年,“来遛弯儿,也没什么可看的,虽有绿化,可太单调。”

  今年,本市开展了平原造林工程。虽地处中心城区,也有绿色,可东城区依旧对这里进行了“立体升级”,“探索一条城市造林、见缝添绿的新思路。”东城区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说。

  新在哪儿?“绿色分了层次。”李继光带着记者走在林间,“最高的白松23米,其次是银杏树十来米,还有紫叶李、美人梅……”抬眼看去,松树碧绿如玉,高大挺拔,馒头柳则是嫩嫩的绿色,在微风中摇曳,还有太多叫不出名字的乔木,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

  视线稍向下,就能看到大叶黄杨被修剪成了一米多高的绿球,精致美观。再低头看,绿色的小叶黄杨和紫色的紫叶小蘗卧在甬道两侧,绿紫相间,别有味道。更低的,则是地被植物,之下还有草坪……

  光绿色,就分了好几层。层层不同。

  还有哪些创新?“没绿色的地方,垂直绿化。”李继光笑着一指,在建国门地铁站A出口的东、南、西三侧,就运用了这种新的绿化方式。

  墙边,一拉溜木制的花坛约有半米宽,里面的花毛茛正开着黄色、红色、粉色的花。藤本月季、护芳藤在墙上已爬了一人多高,“两年以后,能爬4米多高,那时候整个车站都是绿色了。”李继光说。

  肯定还有创新!“34米的绿色立体廊架。”李继光指着地铁站北侧说,那里过去是几个零散的花坛,现在建起了3.7米高、9.2米宽、34米长的廊架,几十位居民正在架下长椅上享受着春日的阳光。

  架下,新栽种的紫藤也开始沿着廊架往上爬,等个两年,这么大的架子都能爬满了紫藤,那时候,得多好看?小绿叶、小紫花,镶嵌其间。

  绿多了,多了景观,更多了情致和雅趣。

  “3月看桃花、4月美人梅、5月刺梅和连翘就开了……”李继光说,这里将四季有景,季季不同,“等秋天,银杏叶成金色、紫叶李变红了、松树还是绿的,五颜六色的树林……”

  让绿色立体化、成景观,建国门变了样。李德昌老人说,要每天都来,来看看这里的变化。石宁摄  

 
责任编辑:dongzelaw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