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北京初步形成城市、平原、山区三大生态体系 本市年内计划人工造林40万亩(一)
2012-04-09 13:59: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杨汛 张倩怡 【 】 浏览:1453次 评论:0

 “扶一把,再正一点!”昨天上午,伴随着施工人员的吆喝,一棵棵绿树稳稳地站在了延庆县珍珠泉乡南天门村内的山脊上。放眼望去,整座山郁郁葱葱。

  这里,是北京市建设绿色生态体系的一个剪影。北京市发改委昨日透露,本市已初步形成“城市绿色景观、平原绿色网络和山区绿色屏障”三大生态体系,市域面貌呈现“城市青山环抱、市区绿地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格局。今年,全市计划实施人工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76万亩,并将在中心城、新城地区新增大尺度城市森林绿地4万亩以上。

  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

  “我家就住在宛平城,溜达到这里也就十几分钟。”清晨的绿堤公园里,满面红光的市民张衡一边压腿一边说,“每天早上都来锻炼锻炼,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丰台区永定河边的绿堤公园,是目前北京单体面积最大的郊野公园。这座集植物繁育、生态修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像绿丝带一样守护在永定河东岸,大大改善了周边区域缺乏公园、绿地的现状。

  实际上,城市、平原、山区三层生态体系共同发力,让北京在绿色生态层面收益颇丰。

  市发改委区县处处长肖辉利介绍,“十一五”以来,北京在城市中心区累计完成绿化面积5000多公顷,基本建成了以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公共绿地、道路水系绿化带以及单位和居住区绿地为主,点、线、面、带、环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乔灌结合、花草并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绿景。

  在平原,北京以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和农田林网为绿化重点,实现绿化面积近26000公顷,形成了以绿色生态走廊为骨架,景观片林和生态片林为点缀,纵横捭阖、色彩浓厚的平原绿网。

  在山区,北京荒山造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多措并举,新增造林面积5万公顷,完成废弃矿山生态恢复0.24万公顷,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形成了林木葱翠、绿绕京城的山区绿屏。

  截至2011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35%提高到37.6%,林木绿化率由50.5%达到54%,城镇人均公园绿地由12平方米增加到15.3平方米。

  平原年内造林25万亩

  2012年,将是近年来北京绿化造林力度最大的一年。山区生态体系建设中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今年预计可实施荒山造林12.5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太行山绿化工程,今年则计划造林9.1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13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同时,巩固退耕还林专项工程则计划实施退耕还林地补植、补造2.1万亩。

  三管齐下,本市山区生态体系今年将实施山区造林17.6万亩、封山育林76万亩。

  “三大生态体系中的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将建设大尺度城市森林,从根本上扭转生态建设侧重山区城区两头,中间平原地区偏弱的局面。”肖辉利表示,今年本市将在平原地区实施25万亩造林工程。该工程以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为主体,大兴、通州、顺义、昌平、房山5个区是重点,涉及除东城、西城外其余14个区县。

  该工程实施后,永定河荒滩荒地得到治理,绿带格局基本形成;航空走廊和机场周边以绿为底的空中景观初步显现;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2.6个百分点,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中心城增加绿地4万亩

  房山区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沿着哑叭河和小清河被划分为长阳公园和大学城公园两大区域,顺着哑叭河的两岸,已经栽植了高大的乔木。水榭、石阶、观景台已经初具规模。村民贺永恒就住在小清河沿岸,从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