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立)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西安地调中心在陕西省铜川地区开展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时,施工验证钻井中钻获长达42.3米的含油岩心。相关人士表示,这一重要进展,意味着有望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开辟一个油气勘查的新区,有效带动后续的油气勘查开发。
记者了解到,钻井取心于井深409.3米~587.7米井段获含油层段。其中,饱含油级6米,油浸级15.6米,油斑级20.7米,含油层单层最大厚度达14.1米。该含油层段属于三叠系延长组。
陕西省铜川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带,是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的沉积中心,也是烃源岩最发育的地区,油页岩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70年代初,原地矿部第三石油普查大队和长庆油田在该区进行过油气勘探。由于对储集条件的认识不一致,近40年来未再进行油气勘探投入。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陕西省铜川地区三叠系油层的发现对于进一步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带三叠系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资源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说明产于三叠系延长组的油页岩层,作为该区油气的烃源岩层,存在自生自储生油和储油过程,且油页岩分布稳定、广泛;另一方面,打破了该地区近40年油气勘探未取得突破的局面,将会有力地引导石油企业在鄂尔多斯盆地新区的后续勘探开发。”
据介绍,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根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在原设计钻井孔深710米的基础上,加大钻进深度至1000米,并安排对该井进行试油,获取油层参数与产能,查明深部油气资源状况,为进一步评价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