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留言|东泽律师|法律法规|人大环境资源研究| 设为首页 收藏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我要投稿
以联保共建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2011-04-11 08:50:01 来源: 作者: 【 】 浏览:832次 评论:0
  吉林省榆树市以联合保护环境,共建生态乡村为载体,纵向贯通政策动脉,横向联合资源要素,着力推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环保新道路。
  吉林省榆树市是全国典型的农业大市,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美誉。为克服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发展、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巨大压力,保护好得天独厚的黑土地,针对错综复杂的农村环境现状,榆树市以“联保共建”(“联合保护环境,共建生态乡村”)为载体,摆脱孤军作战,纵向贯通政策动脉,横向联合资源要素,大胆探索,着力推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环保新道路。
  瞄准宣传要点,联手发动造势。榆树市环保局紧紧围绕决策层面进行意识公关,主动联合决策意志,摸清环境底数,用事实赢得话语权;联合市委调研室专题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调查研究,将调研报告呈市委书记、市长批示,印发全市乡镇(街)党委、市直部门党委(党组)研究落实;申请人大、政协专题视察农村生态保护,监督政府工作,在领导层面引起共鸣,使农村环境问题渗透各级议事日程;提议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工作方向;申请编委批准环保局设立农村环保科,牵头指导、宣传、协调、监督农村环保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势头。
  盯住防控重点,联席把关源头。介入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延伸环评审批领域,凡各乡镇招商引资的规模生产型加工类项目必须进园入区;联合住建部门对建制镇(乡)中小规模基建项目、养殖小区以及镇区内商用房建设等全部纳入环保前置审批范畴;各建制镇(乡)镇区进行开发改造要以集中供热、排污管网为审批重点,削减锅炉房,推广人工湿地建设;联合工商部门对涉污民营企业(业户)在办理工商营业登记或进行工商年检时,实行环保前置审批或年审,并将探索小酒厂、小洗浴、餐饮业等成熟的治理技术予以推广应用,使环境治理逐步向农村延伸。
  确定管治难点,联动整治污染。主动联合牧业部门集中开展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普查,建立完善的污染源档案;环境监察要重心下移,实行日常巡查监管,分类划区整合、限期治理、推广生态养殖。联合住建、牧业部门将牧业小区建设纳入环评审批与“三同时”监管;联合牧业局出台《榆树市级生态养殖场创建考核标准及方案》,对考核达标的企业(业户)命名表彰;积极联合财政、农业部门研究出台鼓励农户利用畜禽粪便沤制农家肥,按量补贴种地养地政策;探索镇(乡)级简易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推行“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打造示范亮点,联袂开展创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以奖促治”项目为样板,联合农业、水利、林业、建设、卫生等部门集中打造乡村整治示范模式;选择时机组织召开由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生态示范创建与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现场观摩会;分类选择典型,与其建立友好共建对子,联袂履行“生态乡镇(村)”“生态养殖场”“绿色学校(社区)”等创建协议;联合农委开展(县)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申报省、国家级生态村的基础条件,由市政府命名表彰。同时积极联合财政局报请市政府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对生态示范创建单位给予补助奖励。
  纠正机制弱点,联通监管网络。市政府要将乡镇(街)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实行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确定各乡镇由一名副乡(镇)长具体负责抓环保;设立兼职环保助理,承担辖区环境宣传、监管、协调、指导等职责,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工作;各行政村由治保主任兼任环保监督员,村小组由村组长兼任环境管理员,构架起责任分明、管理有序的4级农村环保监管网络,从根本上扭转监督机制弱化甚至空白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环保牵头、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繁体】 【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
帐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证码:
表情:
内容:
网友关注排行
科技
数码
科普
财经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