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5-08-0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编者按 7月31日晚,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早在申办之初,北京就提出希望通过举办 2022年冬奥会,打造纯洁的体育运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推动冬季运动蓬勃发展,并明确提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可以预见,未来7年,“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体现于北京筹备及举办冬奥会的全过程。 可持续 1 场馆循环利用 北京和张家口目前已经拥有了世界级的雪场,北京也因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而拥有大量场馆遗产,只需将相应的场地进行升级便可使用,可大幅度降低办赛成本。 按照计划,2022年冬奥会共计启用12个竞赛场馆,其中仅有3个场馆需要新建。同时,比赛场馆分布三地,更有利于赛后继续用于承办国际赛事和大众滑雪活动,这也体现了节俭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有望迎来“冬奥蓝” 申办冬奥会使得北京下定决心解决空气质量问题。目前,京津冀等地已启动了相关治理工作。2013年,北京出台了5年投资1300亿美元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从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和公众参与6个方面加大空气治理力度。2015年上半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5.2%。 目前,北京正在研究制定2018~2022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标准更高,措施更严,力度更大。预计到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将比2012年下降25%以上。到2022年,北京将保障赛前、赛中、赛后的空气质量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届时PM2.5的年均浓度与2012年相比下降45%左右。 3 绿色出行迎契机 京张两地携手办奥运,与我国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为加速城市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带来契机。 张家口将以绿化、交通、大气治理等为重点,加快实施与奥运有关的重点工程。北京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如新的国际机场预计于2019年投入使用。酝酿已久的京张高铁也将在奥运的东风下开工,通车后北京到张家口太子城站预计仅需50分钟,极大推动了节能环保和绿色交通发展。 小贴士 参加冰雪运动好处多 冬奥会申办成功,将进一步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 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参加冬季冰雪运动,能提高身体抗寒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由于锻炼时身体会不断受到冷空气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及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同时,冰雪运动还会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增加大脑氧气供应量,消除大脑疲劳。 关注自然,关爱环境。冰雪,不仅是滑冰滑雪者需要驾驭的对象,更是合作的朋友。练习者需仔细观察、研究和体会,才能熟悉冰雪的脾气。如滑雪者不仅要熟悉雪道的高度、坡度以及走向等,还要会辨别雪的状态。人工雪场的雪会因气温、地貌、海拔及使用强度的不同而变化,只有正确判定雪情,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冰雪运动让人与自然结为一体,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认识环境,感悟自然。 产业趋势 冬奥会申办成功,将催生冰雪体育产业链条升级,带动器材、场地、赛事、培训以及旅游、地产、娱乐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今后将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拉动、规划策动、宣传鼓动等手段,推动冰雪运动及产业的发展。《申办报告》提到,冬奥申办成功,预计国内滑雪产业未来每年将创收325亿元左右,带动关联收入3000亿元以上。 数说冬奥 3亿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可带动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这3亿人既有直接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体,也有因冰雪比赛和活动影响到的人群。 20分钟 根据规划,即将开工的京张铁路将连接冬奥各大赛区,北京城区赛区至延庆赛区仅需20分钟。 60万 可为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创造约60万个就业岗位。 冬奥项目 冬奥项目分为冰上运动和滑雪运动两大类,包括7项奥运会大项,98项冬奥会小项,如滑冰、冰球、冰壶、越野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有舵雪橇等。 滑冰是人们利用冰刀在冰上滑行的冬季运动项目,起源于10世纪的荷兰。滑冰包括速度滑冰、短跑道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 滑雪是运动员手持滑雪杖,足登滑雪板在雪地上滑行的一项冬季运动项目。起源于北欧多雪地区,包括越野滑雪、跳台滑雪、高山滑雪、北欧两项滑雪和自由式滑雪。 冰壶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16世纪起源于苏格兰,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1998年长野冬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两个小项。 冰球又称冰上曲棍球,起源于加拿大,是加拿大的国球,后相继在欧洲北美地区开展。比赛时,每队有20人,双方上场各6人,有较激烈的对抗性,1924年冬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人工造雪对环境有多少影响? 北京和张家口是中国滑雪项目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现有的山形地貌、冬季气候已具备滑雪项目开展的条件。延庆海坨山和张家口具备独特的小气候,天然降雪充足,如2014年张家口地区雪场周边连续下了26场雪。 由于专业比赛的特殊要求,所有国际雪上赛事均需人工降雪,以保持雪地形状,因此北京2022年还将使用造雪设施,以补充人工降雪的不足。 一般情况下,人工造雪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大量水资源,同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如施工时破坏土壤、影响植被生存环境等。 对此,北京2022冬奥会工程规划部负责人表示,筹备冬奥会,北京有非常详细、全面的用水计划以保证造雪的水供应长期可持续,一是地表径流和赛场附近的蓄水池,二是附近地区的水库,三是南水北调工程。 据介绍,目前人工造雪技术已非常先进,而且在雪场运行高峰期,人工造雪用水量占当地供水量的比例最高不到1%,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已经运行的云顶滑雪场,目前夏季储存的雨水也会为冬季造雪提供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