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同意搬迁。
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搬迁对企业生产来说无疑将遭受损失,但从环境执法人员耐心细致的讲解中,我们也了解到,只要有小区的出现,企业迟早要搬迁。而且在新厂建设过程中,环保部门也积极地帮我们跑办相关手续,现在环评论证已经通过了,预计新厂11月份可投入试生产。”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衡水市环保综合执法行动中,一批像故城县环卫污水处理厂这样多年未解决的老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4月17日,衡水市环保综合执法行动工作小组对桃城区境内的衡水中冀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行了综合执法检查,检查发现4家企业均存在环境违法行为。
4月23日,针对存在的问题,衡水市环保局下发《关于严厉查处桃城区四家涉铅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的函》。
4月23日下午,桃城区区长刘永军、主管副区长郑建合接到函件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进行部署落实,刘永军严责:“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追究的追究。”
举一反三,4月25日,桃城区政府决定对中冀化工等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停止供电,限期搬迁,逾期不搬迁的予以关闭。
4月29日,桃城区再次对关停企业进行后督察,其中中冀化工等4家企业均已停产,两家已断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让行动见实效,衡水市对行动中查出的问题实行从严从重处罚,针对违法事实逐一进行处罚。其中,某企业因为存在4种环境违法行为,共计被处罚款16.3万余元,对环境违法行为起到了明显的震慑效果。
截至记者发稿时,衡水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38人(次)。务求实效
综合执法行动触动大
“一说取缔关停,那说情的、打招呼的、恐吓的就全都来了。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是压力重重、阻力重重。但我们每取缔一家违法企业,周边老百姓都是拍手称快,这让我们心里很是欣慰。”上任仅5个月的环保局长胡树凯对环保综合执法行动有着自己的看法。
两个月的环保综合执法行动,让胡树凯坚定了自己对环保这个岗位的热爱。
环保工作一头牵着群众利益,一头牵着经济发展。衡水市环保综合执法行动中,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引发了衡水市领导层的深思。
“衡水底子薄不要紧,要紧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衡水发展起步晚不要紧,要紧的是发展的质量要有保证。要把环境作为发展的前置条件,圈了地的,贷了款的,污了染的,这些项目坚决不要。”对环保综合执法行动中的迟疑,衡水市长杨慧的话更是掷地有声,要“常抓不懈、严查不怠”。
“离开了好环境,发展将缺乏后劲,并不可持续。”武邑县县委书记张凤国说,环保综合执法行动拉近了政府与环保,环保与企业的距离。整个治理整顿的过程,就是环保与发展不断磨合和协调的过程。相信有了环保这把尺子,我们的发展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