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主动采取对策。要积极寻找其他国家矿产资源,主动参与其他国家稀土资源开发。一方面,可以发挥我国在稀土矿开采与分离提取方面的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国内稀土资源的消耗,为快速增长的稀土消费寻找新的资源市场。
点击三
焦点关注 稀土资源的利益分配
关键思路 稀土资源应归中央管理,但要统筹考虑地方的需要
记者: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管理稀土的积极性?
苏文清:老话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稀土资源与所在地有直接利益关系。一般来讲,有矿的地方经济普遍较为落后。让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国家战略是件很困难的事。因此,稀土资源管理权不能下放到地方政府,仍然应当统一归中央管理。但国家要统筹考虑资源所在地的地方利益和地方人民群众的需要。可以将初级产品的冶炼、一部分中级产品的加工放在资源所在地,让地方有一定的税收,解决一部分就业。同时,资源税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留在当地。用这笔钱建立稀土产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促进稀土产业发展。让地方在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利益。
记者:今年4月1日起,我国统一调整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税额提高10~20倍。您如何看待这一措施?
苏文清:长期以来,我国的稀土企业大多无偿取得采矿权,并且只交纳部分排污费。其资源和环境成本远远高于其交纳的费用,这笔企业应计而未计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一直由全社会共同承担。我曾对稀土产业的成本和效益做过分析,如果稀土企业将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一半计算入生产成本,他们肯定亏本。事实上,对于稀土这种特殊的资源,税费标准再高也不为过。
建议国家在提高征税标准的同时,拿出从稀土产业征收的资源税和排污费中的一部分,成立稀土产业发展基金,用来扶持稀土行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
记者:过去遗留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应如何筹措?
苏文清:我觉得,过去造成的污染的治理费用,应主要由国家买单,部分由地方和企业买单。应主要靠增量解决遗留的问题,部分由用存量来解决,也可以对新开采的稀土矿多征收一笔费用,用于解决过去的污染问题。还有,就是严格执法,不能边治理遗留污染边产生大量新的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点击四
焦点关注 稀土企业如何科学发展
关键思路 实施差异化和国际化战略
记者:2010年6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已选定几家国有骨干企业对我国稀土资源进行整合。目前,包钢稀土基本控制了北方轻稀土,而五矿集团、中国铝业公司等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将对南方稀土企业进一步整合。如何看待稀土行业的并购与整合?
苏文清:一提到稀土行业管理问题,很多人就会提到,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就要把稀土产业做大。过去成立南方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现在由央企对稀土行业进行并购和整合,都是这一思路。对于稀土行业的并购,我认为,在矿产开采领域,企业一定要大、要少、要整合,严格行业准入,要有一整套的措施去规范他们。这有利于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毕竟大企业实力强。运作规范,而且违法付出的代价也较小企业高很多。
但需要明确的是,稀土产业中,仅上游企业应该做大、进行垄断。稀土下游的中小企业应保护和扶持。我在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任职期间,也想把稀土产业做大做强。我们从全国51位上升到了第23位,年财政收入从几千万元增加到超过10亿元。但是,稀土产业在经济总量和税收中所占的比重依然很小,贡献不大。这促使我对稀土产业在内的一些特征进行更为理性的认识。稀土产业是一个高科技依赖性的小产业,我们不能期望它像钢铁产业、铝业等其他材料产业或制造产业那样做很大,这是由稀土本身的功能和特征决定的。此外,稀土是17种元素,每个元素又有上千种产品。中科院1/3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涉及稀土,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做几千个产品。因此,如果主要拿经济总量等数量指标来衡量稀土产业发展水平到头来总量上不去,反而极为有可能影响对大量中小稀土企业的扶持,忽略对稀土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或决定性影响的科研开发和未来人才培养的投入和支持。
记者:据了解,行业龙头企业包钢稀土在两次环保核查均未过关。如何保证企业严格履行其应尽的环境责任?
苏文清:对于大企业不履行环境责任的问题,应这样看待。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虽然现在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但从根本上讲,企业都是逐利的。因此,政府对企业的监管非常重要。国家应明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完善法律、经济等监管手段,严格执法、违法必究。
记者:从当前稀土价格上涨中受益的主要是稀土开采和冶炼等上游企业,而不是附加值高的下游企业。一面是稀土矿价格飞涨,上游企业利润率倍增;另一面是稀土应用企业成本提高、利润压缩,不得不减产或停产。这种产业链利润倒挂的现状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促进高附加值企业的发展?
苏文清:为什么我国稀土初级产品要大量出口?因为我国稀土研究应用水平落后,稀土原料无法充分应用。国外垄断大量先进的稀土应用技术,例如航天技术、军事技术等。原来我们讲稀土卖的是土价钱,现在稀土卖了高价,但我们只拿到了几亿美元,我们失去的是宝贵的资源。发达国家通过深加工,把大量产品以高价卖回国内,依然赚取巨额利润。因此,促进稀土产业链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稀土产业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稀土产业特点决定了稀土产业链下游多为中小企业。应大力扶持和帮助稀土下游中小企业钻研稀土行业某一领域或某个产品的技术,使其集中力量把产品做深、做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不求做大,要求做强,从而从整体上推动稀土产业科技水平。
推动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有一系列工作要做:制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划;建立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完善稀土高新技术进出口政策;推进官、产、学、研合作;在资金、税收等方面扶持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制定促进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投资政策;引进和培养稀土高新技术人才;培育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实行稀土高新技术产品优先采购等。
总之,要改变生产稀土深加工产品的企业盈利能力低于生产初级稀土产品企业的状况。不能使大量中小稀土深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的稀土政策,是失败的政策。
记者:从企业自身来看,稀土企业应走怎样的发展之路?
苏文清:发展稀土产业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作用。作为市场主体的稀土企业应主要从差异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出发。
第一,稀土领域产品太多,一个企业根本不可能做好所有产品。因此企业要追求差异化,集中力量把一个或几个产品做好,把一个领域做深,在行业中拥有核心竞争力。
第二,我国资源有优势,技术没有优势。因此,稀土企业要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可与国外合作者建立战略联盟,或并购国外企业。与国外合作者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可以获得生产和行销的规模优势,弥补我国企业专业技术的不足,有利于企业尽快进入国际市场。并购或引进国外企业时应选择产品具有领先技术的稀土产业链下游企业,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