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整合辉煌前景 抢矿大战已经爆发 (二)
指责,有望推进国内对于磷矿资源的整合,因为磷矿整合将从源头减少磷矿的供应,使得磷矿和下游的磷化工产品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否则,中国的磷资源将由于价格较低而大量流失。 今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裁决报告,称中国对9种原材料实行的出口限制措施不符合WTO规则和中国入世时的承诺,违规措施包括征收出口税、出口配额,以及出口许可证系统。这些原材料包括铝土、焦炭、萤石、镁、锰、硅铁、硅化碳、黄磷和锌等。 据了解,黄磷是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每生产1吨黄磷要耗电14000千瓦时,同时产生2500-3000立方米的尾气。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掀起了一股黄磷建厂热,2004年前后中国黄磷产能由当初的80万吨扩大到近200万吨,达到世界总产能的80%。“十五”期间,中国黄磷以每年超过10万吨的出口量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为减少磷资源的流失,2008年黄磷的出口关税一度达到120%的高点。 能否复制稀土 对于正在进行的磷矿资源整合,有市场人士预期,磷矿价格将逐步体现其稀缺性,甚至有可能会复制稀土价格疯狂上涨的传奇。不过,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提到资源整合,市场都会想到稀土,从某种程度上看,黄磷整合的方案与稀土有类似之处,但是从基本面看,未来的价格上涨应当不会像稀土那么疯狂。 最新数据显示,湖北30%磷矿含税船板价为530元/吨,而7月初为490元/吨。国际市场方面,印度70%-72%磷矿低端到岸价为200美元/吨。分析人士称,国际磷矿石价格高于国内产品价格,如果国内磷矿石限制出口的政策取消,国内价格将涨至国际水平,但是难以像稀土那样推动国际稀土价格上涨,因为中国磷矿并不像稀土那样具有国际市场话语权。 另一位券商分析师则认为,不必奢望磷矿价格像稀土那样大涨,但是上涨已经确定,磷矿石已经成为磷化工产业链盈利最强的环节,相关公司磷矿资源储量的增多也将提升其市值。 然而,担忧依然存在。磷矿的下游磷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难以承受磷矿价格的大幅上涨,反过来看,这也是压制磷矿价格上涨的因素。而且,政策并不支持化肥出口,据统计,1-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尿素65.8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54.8%;出口磷酸二铵31.0万吨,同比下降9.8%。 但也有分析人士称,不要被片面的数据所迷惑,在二元复合肥出口增加的带动下,磷肥行业盈利状况良好,这也给磷矿石涨价奠定了基础。全球农产品(000061)价格将在2011-2012年继续维持在高位,国际、国内磷肥需求良好。据华泰联合分析师估算,2011年全球磷肥开工率将达到85%左右,价格持续上涨。 可以预期的是,相关拥有磷矿资源的上市公司将明显受益于磷矿价格的上涨。券商分析师认为,兴发集团、湖北宜化等公司值得关注。 据了解,兴发集团大股东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湖北宜昌磷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95.9%的股权后,将会把磷化集团下属的树崆坪和店子坪磷矿采矿权作为资本金注入中加合资企业宜昌枫叶化工有限公司。重组后,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上述采矿权相关资产注入兴发集团的承诺不变。 据华泰联合分析师测算,这两个矿山可利用磷矿资源储量为6026.02万吨。若注入上市公司,假设未来上市公司拥有宜昌枫叶化工51%股权,将在兴发集团现有可采储量约1.4亿吨基础上增长21%。海通证券(600837)分析师的测算结果则显示,未来注入兴发集团的磷矿储量至少约2947万吨,如果枫叶化工不再存续,注入兴发集团的磷矿储量约5779万吨。 湖北宜化的看点除了争夺省内磷矿资源,还有跨省并购。分析人士表示,根据磷化工“十二五”规划,未来要着力培育1-3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跨区域大型磷化工企业。湖北宜化通过实现对华瑞磷矿绝对控股,进入磷矿资源丰富的四川省,公司未来在四川省发展磷化工产业值得期待。 《磷复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路》指出,未来3-5年内不再新建和改扩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磷复肥项目,鼓励中小型磷肥企业由生产基础肥料向肥料二次加工,生产专用肥、配方肥转移。工信部发布的《磷铵生产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更明确规定,“因区域规划需搬迁的企业再新建湿法磷酸及配套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装置时,必须有磷、硫资源保障”。从产业链关联度、政策推动方向和地方政府支持本地企业等角度来看,未来磷矿石整合的主体就是区域性的磷肥龙头企业。更长远来看,在基础资源整合过程中获得优势的磷复肥龙头,又将成为化肥行业的整合主力。 我国磷矿石分布高度集中,储量前五位的省份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合计占74%,其中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 云南和贵州的磷矿石资源基本完成整合,其中云南70%以上的磷矿资源集中于云天化集团,而贵州70%以上的磷矿资源由瓮福集团和开磷集团拥有,未来最具有整合潜力的是湖北、四川。 目前最受关注的湖北省磷矿整合已经基本确立主体,兴化集团(600141)、宜化集团[湖北宜化(000422)控股股东]、洋丰、黄麦岭、大峪口等省内磷肥龙头将瓜分7大主要矿区资源。兴发集团拥有3.71亿吨(包括集团公司)磷矿资源,主要集中于宜昌(兴山县)、保康、兴一神矿区。宜化集团拥有1.5亿吨省内磷矿资源,在宜昌(夷陵区、远安县)具有优势,此外通过控股华瑞矿业进入四川地区,跨区整合能力较强,不过,华瑞矿业将面对诸如中国化工集团和川化控股的竞争,是否能够整合更多磷矿有待继续跟踪。如果按照云南70%的磷矿资源由整合主体控制来测算湖北地区磷矿整合潜力,兴发集团还有2.61亿吨潜在可整合磷矿资源,宜化集团省内估计还有1-1.2亿吨潜在可整合磷矿资源。此外,4.29亿吨远安杨柳磷矿的归属将成为湖北磷矿整合的最大亮点。 目前A股中与磷矿石相关的上市公司还有澄星股份(600078)、六国化工(60047 |
我来说两句
已有0评论 点击全部查看